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外省公务员 > 文章正文
 
江苏省2008年公务员笔试在14个考区举行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扬子晚报 2008-3-10 8:48:27

1205085675328YZA06310C001_b.jpg

昨在南京林业大学考点,考生们正在寻找自己的考场。

  昨天,省2008年公务员笔试在全省14个考区举行,本报两名记者,与12万余名考生一道参加考试。今年考题紧扣热点,方便面涨价、新劳动合同法、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雪灾、“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等,成为考查内容,同时试题灵活度也很高,如申论里就让考生模拟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或无锡尚德太阳能总裁施正荣,写一篇参加经济论坛时的演讲稿。记者感觉今年题目看虽不难,但得高分没把握。今年12万余名考生要竞争4406个职位,考录比约为28:1,竞争仍十分激烈。
  
  记者亲历“裸考”公务员有点忙乱
  

  很多人把没有任何准备就参加考试戏称为“裸考”。昨天的省公务员考试,记者就体会了一次“裸考”经历。昨天的三门“裸考”下来,还真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
  
  准备不足差点迟到
  

  考试所在的考区是南京林业大学,寄宿在仙林的记者6点40分便来到了公交车站,倒了两次车后,记者终于来到了考区,此时已是7点半,距离开考还有半个小时。
  
  考点前挤满了查看教室号的考生,记者匆匆瞄了一眼便直奔考场而去。待走进考场却傻了眼,本该“属于”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一位男生,明显跑错了教室。无奈中把五楼到八楼跑了两遍,最后还是在一位巡考老师的提醒下才明白考场在哪。
  
  还有三分钟开考!记者只能撒开双腿奔向教室,在走廊里脸上挂着焦虑表情奔走着的考生似乎不少。
  
  半做半猜应付两门
  

  第一门《公共基础知识》感觉还算顺利。庆幸高中时的历史政治还有些底子,除了太过专业的法律知识以外,一些常识性的问题稍加分析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半个多小时后的《行政能力倾向测试》让记者这个学文科的学生傻了眼,抓耳挠腮也算不出个所以然来。
  
  当记者还在图表上死磕的时候,监考老师宣布还有15分钟交卷。于是记者只能将试卷摊平,望着只看了一眼的应用题叹了口气,然后拿起2B铅笔将答题卡涂满。粗略算了一下,105道选择题,记者大概有30多道题是胡乱选的答案。
  
  申论题比较灵活
  

  下午的《申论》试卷发到手,一看是关于“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记者不禁暗自得意,但得意过后却发现,题目十分灵活,想做好可不容易。10段材料洋洋洒洒好多页,从“中国制造”流行于世界的现象,介绍其收益和落后效应,再到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提出“中国制造”要转向“中国创造”以及这种转向所需要的条件和品牌创新环境,各材料间的逻辑顺序十分清楚,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做题思路也还算清晰。但其中有个材料,说英国卡斯商学院讲台上有两位来自中国的演讲者,一是中国06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总裁施正荣,另一位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要考生模拟经济人物之一写篇演讲稿,这对很多刚出校门的考生来说,确实有点“无处下笔”的感觉,最后一道议论文“民族精神与中国制造”写来似乎有点难出新意。见习记者杨彦
  
  通过分析热点考知识能力
  

  公考考什么?题目难不难?昨天记者也走进考场体验了一回。一天考试下来,记者强烈感觉到,如果没有非常宽泛的知识面,灵活的头脑,很难跨过笔试这道关。
  
  临时抱不了“佛脚”
  

  昨天的公共基础考试中涉及到很多哲学、历史、金融等文科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点都让记者觉得似曾相识,好像在初高中的课本上都“见过面”,但是真要想出个确切答案来却又觉得“举棋不定”,A看来似乎也对,B好像也有点道理。看起来简单的题目想要给出个确定的回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记者发现,这些知识点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想要在考前集中复习难度很大,因此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上,不如平时多读书看报,有意识地多积累文科知识。
  
  时事题上大展身手
  

  作为一名记者,对付时事题当然就是自己最拿手的了,因此这也是昨天唯一没让记者“心慌慌”的考题。“节能减排”、“方便面涨价”,“国家修改法定假日”、“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甚至记者刚刚参与报道的“雪灾”都出现在了考题当中。
  
  但是记者也发现,试题对于考生的要求并不止步于“知晓”,而是考察考生用公共基础知识分析社会事件的能力。例如去年引起举国关注的“国家修改法定假日”的问题就是昨天考试中让记者感觉很新鲜的一道题目。题中问到:节假日修改前的民意调查如何体现了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来影响政策制定,如何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对于公民休息权的保证,是否体现了国家对于民族节日和民族习惯的重视。由于记者每天采访写稿,对于社会事件观察思考得较多,因而回答起来自然比较得心应手。因此记者建议那些志在“一搏”公务员的考生们平时多读读报,并且尝试着自己分析思考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见习记者程琬青
  
  专家分析考查内容紧扣现实热点
  

  昨天下午,省人事厅约请了数名专家阅读今年试卷,并分析试卷特点。专家对今年的省公务员笔试命题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考题紧紧扣住了民生热点。
  
  丁晓昌(省教育厅副厅长):从微观着手重点考察能力
  

  申论考察的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但材料中有一段,写美国的一个家庭主妇,某日发现家中用的东西绝大多数是“MADE IN CHINA”,于是试着想过一种没有“中国制造”产品的生活,但是发现从此以后生活就出现了许多不便。让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这道试题要考生从微观处着眼,引导出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出路问题,充分考察了考生成为初级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概括要点的能力。
  
  这道题的考察点,是我国公务员政治性和事务性的结合,与一名初级公务员的角色非常贴合。作为一名新上岗的公务员,必须具备能够处理琐碎事务的能力,能够概括要点向领导汇报。而命题者对中国制造现状出现的矛盾并不回避,而是引导考生正确的理解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陈章龙(南师大副书记、副校长):考试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物价、收入差距、环境污染在题目中频频出现,体现了与现实的问题紧密结合,着重考察公务员应该了解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
  
  
  朱步楼(省政府副秘书长):考题涉及多个交叉学科
  

  今年的命题总体的感觉比较科学、比较准确,而且和政府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重点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国内现阶段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考察,比如农业问题,节能减排,金融市场、宏观调控、政府行政管理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等都进行考察,此外,着重考察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在法律知识的考察中,涉及到环保法、能源法,包括节假日修改等。
  
  试题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不少试题是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这就需要考生不但要熟练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还要灵活掌握,能够融会贯通。比如公文写作的考查,就是从政府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的背景来考查;而在涉及到节假日修改一题中,也考查了政府在法规修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彭坤明(江苏电大校长):着重考察考生“四种知识”
  
  这次笔试着重考察考生的文化型知识、生活型知识、发展型知识、创新性知识,同时很好地检测了考生的思维能力。
  
  考卷中“能力本位”的思想贯穿始终,通过试卷考察能力,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的检测,特别是考察作为一名公务员,是否能具备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个人认为,机关公务员工作的效率是体现在思维的科学性基础上的。比如申论部分,就需要考生具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因为题目中既有本土化的问题,又有国际化的问题;既有经济问题,又有文化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问题,又有价值判断问题。这就是对考生思维整合能力的考察。于丹丹
  
  附:申论试题十段材料讲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第一题:假如你是“给定材料6”中所说的参加“四海论道”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请你写一份能够全面概括给定资料主要观点的发言提纲。(24分)
  
  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准确,篇幅为350-400字。(篇末不得署名,署名者整卷无效。)
  
  第二题:“给定材料5”是美国一位家庭主妇对“中国制造”产品使用的生活感受。请你对这则材料所蕴涵的“中国制造”的有关现象与问题,做出必要的分析。(内容不少于四个)(16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贴切,语言简洁;篇幅不少于200字。
  
  第三题:针对“给定材料3”中所提到的第一个“落后”效应,请你结合给定材料,提出相应的对策。(20分)
  
  要求:针对性强,方法可行;篇幅不少于200字。
  
  第四题:结合给定材料,请你从“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晰,说理充分,结构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